朋友

作者:

朋友一起聚餐

文章概述

这篇文章探讨了朋友的含义以及孔子对朋友的看法。作者认为孔子的朋友观是基于他对需要帮助的人的援助,而今天的人则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对待朋友的请求,拒绝也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。作者认为朋友就是那些需要帮助但自己无法帮助的人。这篇文章是作者首次在互联网上发表的非技术类文章。

关键要点

1.文章讨论了孔子关于朋友的观点和朋友的意义。

2.孔子认为朋友是有缺陷、需要帮助的人,乐于助人。

3.作者认为自己无法像孔子一样帮助他人,拒绝朋友的帮助请求。

4.作者建议少交朋友,只帮助需要帮助的人。

5.最后,作者将朋友定义为需要帮助但无法帮助的人。

介绍

我很少写文章,平时除了考试,我基本上不写。今天,我有了一瞬间,有心情写文章的一瞬间,于是,就有了这篇《朋友》。各位读者,如果发现文章有错误,请一笑视之,不必因为文章某个观点影响心情,毕竟,此文章也是练练手。

孔子说:朋友从远方来,我高兴快乐。真的是这样子吗?孔子真的视朋友作为乐的一个因素吗?

我先说说孔子的背景,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,政治家,教育家,儒家创始人。春秋时期是封建年代,那时候的资源,比如土地,战争得到的土地是赠与它国诸侯或大夫的,或者分封给本国的大夫。而孔子应该是属于士大夫阶层,是有两个依据的:第一,齐景公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。第二,孔子父亲是士大夫阶层。而又因为是封建制度,也就是国王分贵族,贵族分大贵与小贵,一级又一级。孔子的背景就了解到这里。

孔子说: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。这话又有什么意义。朋友真的是朋友吗?朋友来了就高兴吗?

我把时间再往前推,推到仓颉时代。为什么要推到仓颉时代,仓颉这老先生可厉害了,他是原始象形文字创造者,仓颉如何看待朋友。朋字由两个月字构成,乃太阴之象,一月为阴,二月为太阴。所以,仓颉先生认为朋友属于太阴之象,为不安,为危,为缺点,为不足,为女子,与阳作对比。

所以,在春秋时期,孔子说的朋友应该是有缺陷,有不足,需要帮助的人,又或者是女子。孔子对需要帮助的人的到来是快乐的。可以说,孔子乐于助人。在春秋时期,就有这么伟大的人,可以做到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的境界,可真是厉害了。不过孔子是士大夫阶层,对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也是毫不费力的。

今天,朋友给我打电话叫我借钱,我是否应该像孔子一样给予帮助。我认为,不用。为什么?这不是违反了孔子的教导吗?你想想我没有孔子的背景,也没有孔子的资源,拿什么帮助它人而又可以保全自己,能够做的这点,那是人家有钱有资源的人。所以,每当朋友找我帮助的时候,我是高兴不起来的,我是直接拒绝的。

出来打工,人人都是有不足,人人都需要帮助,我无法给与每个人帮助,万一遇到个骗子,作为资源极为缺少的我,将是元气大伤。同时,我也不要找”朋友“帮助,我知道那是太阴之象。

虽然孔子的思想广为流传,但毕竟背景不同,家庭不同,任何人都无法像孔子一样。

今天的我对待朋友的请求,乃应该是实事求是,拒绝就行,身出在外,就尽量少交朋友,自己也帮助不了它人,在朋友眼里就显得自己多余了。

最后,朋友就是那些需要帮助,但我又无法帮助的人。

这篇文章是我创作,第一次发表在互联网的非技术类文章,请勿转载。